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欢迎访问中国康复治疗师网络联盟
搜索
查看: 7422|回复: 3

[注意][医学]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0 2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试行)

(1999-20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为了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提出的“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号召和“要重视基础研究”的指示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及其医药卫生发展战略目标,根据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总体规划,从面向国内外需求、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出发,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类保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特制定未来十五年《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纲》。  

  一、中医药面临的形势
  二、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三、制约中医药学优势发挥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四、中医药基础研究指导思想
  五、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发展目标
  六、重点任务
  七、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中医药面临的形势

(一)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近五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已逐步建立,对常见疾病和一些疑难疾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防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的优势特色得到进一步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和内涵建设不断加强;

——中医药学术水平得到提高,科研成果大量涌现,青蒿素系列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等一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藏象、证候、治则及方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药古典医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中药研究在资源调查、品种整理、栽培技术、饮片炮制、剂型改革、新药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中医药教育形成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的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的格局,保证和促进了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世界各国逐渐重视中医药学,在中草药化学、药理学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研究,在中药复方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针灸理论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其方法已在10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二)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老龄化社会也逐步到来,人类对于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需求日趋提高,而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多、新一代化学药品研究和医疗保健费用的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制约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药已经成为潮流。中医药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显著的临床疗效,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为先导的现代生命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分析及化学分析鉴别等技术的应用推广,多学科的广泛渗透、融合,都给中医药基础研究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四)中医药学从认识和掌握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规律入手,初步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创立了一种研究人体复杂巨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中医药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是有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人体的功能状态是机体对内外环境作用反应的外在表现,包括了人体生命活动的丰富信息,充分体现了个体、动态、多样性特点。中医药学从认识和掌握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规律入手,应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掌握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中医药学蕴涵着对人体生命活动复杂内容和深层规律的深刻认识,为丰富生命科学的理论做出了贡献。

(五)中医药学的健康观念和临床医疗模式,体现了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中医药学认为,健康不只是没有器质和功能性病变,同时也应包括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心情舒畅、饮食睡眠正常、社会适应能力强等,这种健康观念代表了当代对健康的新认识。中医学还认为生命活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心理状态以及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况等异常变化,引起平衡的相对失调,都会出现人体不健康的表现。所以中医药学在保健治疗中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重视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的系统理论,体现了现代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以及环境医学模式发展的方向。

(六)中医药学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个体化治疗体系是中医的诊治特点。中医药学通过掌握和调节个体异常的功能状态、并使之达到相对平衡的方法,来维持人体的健康,符合现代临床治疗学发展的趋势。

(七)中药治疗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符合人体多样性的特点。针灸疗法是一种尚未被现代医学充分认识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正逐渐被世界一些国家纳入医疗体系之中,是对现代治疗学的丰富和发展。

(八)中医药学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拥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有效的方法,蕴藏着科学内涵和实用价值,是对人类保健事业的一大贡献。

(九)中医药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和调节方法的一门科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中医药学独具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深刻认识,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解决制约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的重大科学问题,必将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三、制约中医药学优势发挥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十)——中医药学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健康观念及医疗模式等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医药研究方法学的评价及其完善。

——人体证候从定性到定量的系统研究及科学评价系统;人体证候完整性、系统性;证候生物学基础及辨证的方法学。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方法、方案、规律及作用原理研究。

——中医“四诊”的量化、信息化、智能化及其综合采集分析系统;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诊疗体系的系统研究及评价方法的建立。

——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的系统评价和优化。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绿色中药的栽培;中药药效物质的快速、准确定性和定量方法;中药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的突破。

(十一)中医药学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科研人员数量较少,整体素质还不高,对中医药体系所包含的丰富科学内涵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中医药基础研究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内在的迫切需求。

四、中医药基础研究指导思想

(十二)中医药基础研究包括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有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作两大方面任务。

(十三)中医药基础研究要推动科学创新。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同时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形成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为应用和开发研究提供源泉,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十四)中医药基础研究要密切联系临床和生产实践。基础研究要成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医药产业改造、升级的先导和支撑。还应该为国家实施的“科教兴国”和中医药“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新的方向和思路。因此,中医药基础研究选题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和生产实践。研究内容应是对指导临床实践行之有效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注重将临床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从理性高度进行持续深入地研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发现新规律、创立新学说,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

(十五)中医药基础研究既要积极采用传统研究方法,又也要采用并大胆引进适于中医药研究的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联合攻关,实现在较高水平上的技术跨越。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其他学科与中医药的交叉渗透,是中医药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十六)中医药的基础研究要“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今后十年要以围绕国家卫生工作战略目标、以中医药临床和生产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及亟待解决的关键性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同时,选择少数集中体现对现代生命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某些领域开展连续持久的攻关研究,为丰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中医药理论做出贡献。

(十七)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创造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畅所欲言、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扎实严谨的科学研究,共同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

五、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发展目标

(十八)根据国家卫生工作战略目标和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近十年来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发展目标为:

——开展中医药理论概念内涵的系统深入整理及规范化研究,逐步形成专业术语统一,概念内涵清楚,理论层次明确,表述严密的规范化中医理论。

——对以藏象、经络、气血为核心的中医生理、病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科学内涵。

——开展证候规范化研究,探索有代表性证候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初步形成中医证候科学评价系统。规范和完善以四诊为主的诊查方法,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个体化的中医药诊疗体系。

——初步探明部分疗效确切的中药和有代表性的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并探索其作用机理;初步建立适用于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比较系统的方法技术;建立和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初步揭示部分中药药性和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

——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疗效和综合优势为切入点,开展防治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为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针灸疗法调整作用的现代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建立现代的针灸治疗学奠定理论基础。

——利用国家的信息网络,初步建立中国中医药信息网络、远程中医药教育、虚拟中医药研究机构、远程中医药诊疗、以及中医药智能化信息中心等数字化、信息化共享机构体系。

——建立15-20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多学科参与的重点研究基地,培养出一支精干的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医药基础研究队伍,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六、重点任务

(十九)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要把握中医药理论精髓,对中医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深入地整理和提高,从证候这一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前沿出发,以证候规范化和科学评价方法的基础工作为开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证候、藏象、经络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揭示其科学的内涵,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系统整理及规范化研究。 探讨各基本概念的确切内涵及逻辑关系,明确脏腑、病机等基本理论内涵与适用范围,规范理论表述。规划各学科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探索构建分化完全、结构合理的基础学科群。初步建立起现代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藏象研究。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探索藏象功能作用特点和规律,深入揭示脏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的规律及调控机制,深化藏象理论。选择与现代医学脏器功能不同的藏象理论研究为突破口,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方法和理论阐明其机理,丰富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理论。

——证候研究。采用文献整理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证候核心特征进行规范化研究;引进现代数学和计算机等技术,结合临床,建立科学的证候学评价方法;从典型方证入手,采用传统和现代的科学理论方法,对证候所涵盖的人体内在变化规律及生物学基础进行整体、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系统研究。建立中医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证候基因组及蛋白组学的探索性研究,探索新的辨证方法。

——病因研究。结合临床,就七情、六淫、痰浊瘀血等中医药的典型病因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其在病因方面的新认识、新学说。

(二十)经络研究。对传统的经络理论进行文献和实验研究,结合临床的实践从可以肯定的经络现象和其功能入手,通过循经传导现象的机制、经络与内脏相关途径、和经络循行的客观定位及理化检查方法的研究,探索和揭示经络的实质。对经络的应用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十一)中药基础理论与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研究,重点开展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的研究,逐步揭示其科学基础。方剂配伍理论研究应结合常见证候,研究代表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作用原理;通过方剂中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探索相须、相使等配伍规律的科学基础。

(二十二)方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对部分常用中药和方剂,采用传统和现代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方法,揭示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注重中药有效成分及限量成分标准化的研究。

——建立和完善快速、高效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建立和完善适合中药药理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以中药方剂为重点,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组方理论开展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注重配伍禁忌研究。加强对有毒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作用原理和安全性基础研究。

(二十三)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

——中药药名规范化研究,以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中药为重点,在一物一名的原则下,规范中医药药名。对有争议的药材品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在药材品种性效相关的基础上,进行药材新资源和新品种的开发研究。

——加强中药种质资源、栽培、驯化、采收及绿色中药等领域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特别是珍稀、濒危及紧缺中药)。加强中药材质量规范化研究。注重中药材道地性基础研究。注重中药重金属、农药残限量的基础研究。

——开展炮制理论、工艺规范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制药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注重中药新剂型、新技术、新辅料和名优中成药再开发基础研究。开展中药制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成药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

——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如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及发酵工程。

(二十四)养生保健理论研究。从中医药养生保健传统理论的系统整理研究入手,重点研究常用养生保健方法的作用机理,丰富和完善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学体系,为中医药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奠定基础。

(二十五)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要针对临床重大、难治疾病防治的关键基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研究切入点要取中医、西医两者之长,优势互补,达到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进一步拓宽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注重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中医、西医的理论,逐步实现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二十六)重视民族医药学的研究。 我国民族医药学是中医药学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各民族医药学理论、医疗经验和药物,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为各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医药基础研究中,要重视对民族医药学的基础研究。尤其要重视对民族医药的理论系统整理研究,突出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要注重对民族药的开发及生产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适合民族药特点的制药设备、技术及剂型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民族医药制剂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研究,促进民族医药学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二十七)中医药重大疾病的机理研究。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患、恶性肿瘤、肝炎及老年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减轻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学术优势。以此为切入点深入进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机理研究。针对中医药防治每一种疾病的具体优势为重点,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中医药的作用规律和疗效机理。研究中要重视中医药在分子水平的调节机制研究,尤其是对功能基因转录、表达及调控作用的研究,以揭示出中医药调整作用的科学内涵和分子学机制,注重从中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为治疗重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以促进人类医学的进步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二十八)中医药信息研究。以文献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为重点,采用当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各专业及相关的数据库,逐步达到中医药文献和信息的数字化。通过中医药数字化信息资料的再次开发,促进中医药的智能化研究进展。通过不同的“虚拟专业网络系统”,初步建立起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医教研信息共享体系。 中医药医史文献研究。根据临床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需求,对古今中医药文献、历代名家学术思想及医史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为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提供文献和经验的支撑。

(二十九)中医药方法学研究。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思维特点和防治疾病方法,对此应当加以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努力建立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体现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特征的现代中医药学研究方法论。通过中、西医学对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及康复方法的差异性比较研究,阐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方法论不同特点、规律及其优越性。

(三十)中医药学实验动物模型研究。重点建立“证”或“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病、证动物模型建立和完善造模技术标准与评价标准,以适应临床和药理、药效研究的迫切需要。

(三十一)中医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对针灸、推拿、正骨及气功等疗法的调整作用的现代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为非药物疗法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采用生物控制、传感技术、信号处理、图像分析等技术以及生物力学、声、光、电、热等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进行中医应用技术的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中医四诊量化及诊疗方法规范化提供科学依据。

七、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三十二)建立中医药学创新体系。围绕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创新点,对现有科技力量布局、资源进行调整,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互动,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逐步建立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

(三十三)建立中医基础研究的运行机制。借鉴现代“大科技”的管理经验,建立“工程化”和“大集中、小自由”管理模式。加强整体规划,集中优势,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在重点领域逐步取得突破,筛选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课题制,鼓励研究主体的强强结合、协同攻关。

(三十四)推行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加强研究基地和条件建设。推行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批高水平的能承担中医药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健全中医药科技信息系统网络、图书文献、书刊出版等科技支撑体系。为中医药基础研究提供科学的实验基础和坚实的物质条件。

(三十五)加强研究室的建设,注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以研究室建设为龙头,逐步建立起一支有深厚中医药基础理论,能把握中医药发展规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能够跟踪生命科学前沿的中医药基础研究队伍。培养造就一批既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又有深厚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在学科前沿的较高水准的学科带头人。

(三十六)切实增加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为了确保中医药基础研究纲要的实施,必须增加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要逐年增加用于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经费,在增加政府财政拨款的同时,广开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并争取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的科研合作资金的支持。

(三十七)积极推进中医药基础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选择有研究基础的优势领域与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学习吸收对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我方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民间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支持研究人员多渠道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其在国外兼职和在国际科技、学术组织中任职提供方便条件。根据需要和可能,在国外建立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咨询机构,鼓励在国内举办国际中医药学术会议,吸引外国科学家来华参与中医药基础研究。

中医药基础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基础,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党和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和基础科研工作,国内外医药界和科技界对中医药空前的关注,都表明中医药学及其基础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更大的需求和内部动力,为中医药基础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社会和学术环境,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多学科人员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学基础研究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福康盛世 FULLCO.】 ( 蜀ICP备06016978号 )

康协互通:      ||   || 【2006.6.28~】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福康盛世,未经许可授权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个人言论只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观点!如有侵权,请来电来函!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GMT+8, 2024-12-22 09:34 , Processed in 0.0771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